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bob手机综合app官网最新版 > bob手机综合app官网最新版新闻 > 行业动态 >bob官方综合体育APP下载 - iOS版 Store Appbob官方综合体育APP下载 - iOS版 Store App最全咨询行业介绍整理——你是否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呢?你是 否有强大的逻辑与无限耐心呢?你是否想要接触到各个行业最顶尖 的优秀人才呢?欢迎来到咨询公司!
咨询公司是指从事软科学研究开发、并出售“智慧”的公司,又 称“顾问公司” 。这类公司属于商业性公司,接收委托者的意向和要 求,运用专门的知识和经验,用脑力劳动提供具体服务。 咨询公司是帮助企业和企业家,通过解决管理和经营问题,鉴别 和抓住新机会,强化学习和实施变革以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独立的、 专业性咨询服务机构。 它是由具有丰富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组 成, 深入到企业现场, 与企业管理人员密切配合, 运用各种科学方法, 找出经营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查明产生问 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并指导实施,以谋求企业坚实发 展的一种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服务公司。
其任务主要有: 一是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经营管理上的主要问题,找出原因,制定 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 二是指导改善方案的实施;
麦肯锡是全球最有实力的咨询公司之一。 其办公室和办公室遍布 全球,提供企业管理咨询服务。麦肯锡牛气哄哄的名气让咨询顾问的 身价倍升。来自全球 81 个国家,9000 多名顾问,平均每人 45 万年 薪。其客户同样如此牛气哄哄,像百事高,AT&T,通用,bob官方体育综合app下载- bob手机app下载IBM 和大 众,都是麦肯锡的顾客。 由于许多顾问最后都流向各大知名企业, 所以麦肯锡与各大机构 的 CEO 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专业领域:麦肯锡是一家战略管理公司。顾问们通常致力于为各 大企业打造长期的发展战略, 产品定位, 或是运营策略。 大多情况下, 顾问们都直接与客户企业的高级职员打交道。 优点:麦肯锡在业界名声威望,在咨询界排名第一。麦肯锡的业 务遍布全球,这意味着可以接触多元文化且长期旅行 (公司 65%的收 入都来自海外) 。由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顾问们都有一流的职业 前景。 缺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到最后。在公司“不进则退”的策略 下,通常只有 1/11 的人能最终成为合伙人。从助理顾问开始,一般 需要 6 年的磨炼——而合伙人也需要 6 年的时间才能晋升为总监。 不 过,请认真思量一下,你是否愿意长期差旅,否则麦肯锡也许非你首 选。
短板:性别歧视在公司里依然根深蒂固。麦肯锡前职员 Suzanne Porter 声称,即使拥有出色的表现,公司内部的性别歧视依然使得她 无法获得晋升,因此,麦肯锡还一度陷进诉讼。
经历了 90 年代的清算和几近破产,贝恩摆脱了官司的阴影,重 新回到了业界的巅峰。与麦肯锡和波士顿齐名,挤身于世界咨询 公司的行列。贝恩是众多咨询公司存在女高层的一家,董事会主席 Orit Gadiesh 就是明证。这里有 5000 名咨询顾问。 专业领域:贝恩是战略咨询的翘楚,并拥有丰富的国际背景。与 众多战略咨询公司不同,贝恩致力让咨询建议立见功效。Gadiesh 女 士说,一切都必须“立见成效” 。 优点: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贝恩公司拥有更细致、更合客户心 思的直觉与视野,并且鼓励友好环境并视之为价值所在。与“贝恩” 的亲密接触,贝恩员工的才艺派对,其中就有人演奏了《小夜曲》 。 内部员工说报酬不错而且每年 15%增长。 缺点:贝恩员工必须正装示人并且长期差旅。工作时长也需要有 心理准备——顾问们极有可能需要每周末加班一天或搭乘飞机。 短板:有人(悄悄地)说,Gadiesh 女士的粉红衣饰和夸张的珠 宝饰品,看起来不像是最高决策者的作风。
相比业界咨询公司大多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咨询方案, 让波士 顿引以为傲的是他们为每一位客户寻找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并量身订 造全新的咨询方案。波士顿最为人道的是它的“波士顿矩阵” ,这个 战略咨询工具能够指示企业盈利与市场份额的关系。 波士顿拥有 4400
名咨询顾问。 专业领域:作为一家战略管理公司,波士顿以矩阵和图表分析战 略问题著称。自 1985 年起,波士顿在东欧的业务已见成效,尤其是 授权与私有化问题上,更有独到的视角。 优点:波士顿非常关注工作生活的平衡,相比业内实力相当的麦 肯锡和贝恩,波士顿员工的工作时长相对较短——每周平均 55 个小 时——顾问们每个月还可以享受一下属于自己的周末生活。 缺点: 波士顿 “凡事细致” 的做事风格让顾问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公司每年花红需看个人表现,那就是意味着,如果你表现不出色,那 该年的花红就没了。 短板:波士顿的图表矩阵在 80 年代是独步江湖,可如今面对激 烈的竞争,矩阵可没以前那么有吸引力。
创立于 1983 年的摩立特,有着哈佛大学的背景。当年作为创始 人之一的波特(著名的“波特五力模型” ,您应该知道吧) ,带着哈佛 大学的一群教授成立了这家公司。位于剑桥的摩立特,气氛融洽,且 富有声望,目前拥有 700 名顾问。 专业领域:作为拥有学术背景的咨询公司,一点也不必惊讶,摩 立特建立了一系列的理论和程序以确保战略咨询方案的顺利执行。 比 如,行为学习这门课程,就能够帮助客户在接受咨询建议之后,长期 执行新的战略方案。摩立特的咨询顾问只有一种头衔——咨询顾问。 让他们颇感自豪的是,公司内部任人为贤,并且一般都有大笔花红— —达到薪酬的 50%。 优点:摩立特的大笔分红和学术氛围非常吸引人, “学院式”文 化,尤其利于个人成长。
缺点:摩立特令人生畏的群组面试,一群人坐在一起,共同解决 一个案例,而面试官则一旁,静观各人表现。 短板:如果你打字不大好,可能要恶补一番——摩立特最近减少 了研究员和支持性行政职位的招聘。
成立于 1886 年,理特可谓是历史最久的管理咨询公司。理特以 专注于技术问题而著称, 他们拥有一群最有创新力的工程师和环境科 学家。理特还提供专利咨询,为投资者提供专利回报评估。理特目前 拥有 1800 名顾问。 专业领域:相比其他咨询公司,理特更专注于科学领域。在环境 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理特拥有优秀的咨询实践与运营经验。在信息 技术领域,其中就包括了技术投资(包含电子商务)和项目构架方面 的服务。 理特在战略咨询领域同样出色, 并专注于长期战略方案实施。 优点:理特具有“创业”公司的性质,所有员工都有持股。顾问 们说他们“享受这种小团队合作的模式,并乐于与科学家和专业人士 为伴” 。 缺点:理特对成本控制非常严格,很多顾问都抱怨飞机二等舱的 待遇。 短板:内部员工说理特的总部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社区大学” 。
博思艾伦专注于为政府机构服务, 但与慈善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 合作也占了一定比例。公司的顾问团队融入客户团队中,并且有一半 的时间用于执行——确保咨询方案顺利实施并卓有成效。 博思艾伦拥 有 22000 名咨询顾问。
专业领域:博思艾伦以集成战略、项目运营和信息技术见长,专 门解决“CEO 级别”的难题。他们乐于与政府机构打交道,并有专 业的政府服务领域,其中包括法院、环境、交通运输、环境空间和互 联网信息管理等。 优点:博思艾伦的员工喜爱其宽松的管理机构,没有官僚作风, 并有弹性工作时间和职业发展路径,长期差旅的生活几乎是不存在 的。 缺点:独立的反面是“缺乏管理与支持” ,内部员工说“在无人 指导的情况下,工作难以开展” 。 短板:过去,博思艾伦光明正大地排斥女雇员,不过目前已经努 力改善这种形象。
美世正在加快脚步进入咨询公司的行列。在过去 14 年,曾 作为 Marsh & MacLennan 旗下的一个子公司, 年轻并且成长迅速, 收 购 了 几 家 小 公 司 ( Temple , Barker & Sloan , Strategic Planning Associates)之后,于 1992 年,正式改名为美世管理咨询。目前拥有 18000 名顾问。 专业领域:美世专注于四个领域:金融服务,交通运输,娱乐媒 体和制造工业。 由于美世的前身是战略咨询公司, 许多人力资源专家、 微观经济研究员和金融咨询顾问都来自 Marsh & MacLennan 集团, 国 家经济研究协会和 Lippincott & Margulies。 优点:作为上市保险公司旗下的子公司,美世的内部员工说公司 提供了各种非常优惠的医疗健康保障。其他各种津贴,像股票期权, 也相当可观。美世为新进顾问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机制。 缺点:员工说美世的快速成长和频繁收购意味着“官僚风气愈渐
成风” 。 短板:美世招聘许多“专案研究员”作为咨询顾问的助理,毕业 于非一流本科院校的研究员, 在年纪相仿并拥有同等教育背景的顾问 间,形成了一种紧张局势。
1995 年, 科尔尼与 EDS 合并, 成为通用电气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当时行业研究员对这次合并颇有臵疑, 但这家咨询巨头的业绩见证了 这次合并的成功,合并之后,科尔尼不但拥有战略咨询背景,还拥有 信息技术专家的支撑。目前科尔尼拥有 4700 名员工,其中有 2700 名 顾问。 专业领域:科尔尼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其中在航天科技、金融服 务、医疗健康和零售业领域颇为出色。公司拥有强大的运营咨询服务 和良好的跟踪记录,其中 75%的利润都来自老客户。被 EDS 收购之 后,大大增了科尔尼信息科技咨询的实力。 优点:转向新技术领域开发,并拥有强大的专家背景支持之后, 随着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科尔尼从中也取得了盈利。经过 14 年的 运营,盈利率也增长了两位数。 缺点:遵循 CEO Fred Steingraber 严谨的风格,顾问们必须每天 穿着正装。 短板:在科尔尼,女性很难成为高管,到目前为止,只出现过 5 位女副总裁。
成立于 1995 年,MMG 年轻并成长迅速,麦肯锡雇员的避难所, 那些“怀才不遇”的顾问们一起成就了这家企业。1995 年,只有 50
名的咨询顾问,经过了三年,发展到了 750 名。这家公司以金融咨询 见长。 专业领域:MMG 以节约公司成本见长,专注于宽松行业,为金 融机构降低成本运营。MMG 服务的领域有汽车、媒体、石化、医药、 电信和电子技术行业。主要增长领域有医药、化工和高科技产业。 优点:MMG 的年轻意味着传统与独立并行,鼓励张扬与个性; 而决策的制定通常是“圆桌会议”与“等级制度”并行。 缺点:MMG 的员工说即使以管理咨询为标准,工作时间还是太 长。每天 15 个小时,每周 6 天,可能仅剩的星期天还没了半天。 短板:内部员工说缺乏培训和行政支持意味着“一切必须靠自 己” 。MMG 迅速的成长,出错难以避免,但极有可能归罪于你。
作者:Bernard SJTU 05 年 CS 研究生毕业进入麦肯锡。这篇他的 大作全面回答了学生关于咨询的疑问,与各位共享。 看了网上很多关于咨询公司案例面试的面经, 感觉大多都是基于 一个一个案例的. 在我个人看来,事实上能够完美地分析解决一个案 例,只是得到顶尖咨询公司工作的即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故在此文 中打算将我从知道咨询这份职业起, 直到得到职位前前后后的所思所 得和所有有志于此职业道路的同仁们分享。 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 助以外,也能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人生的职业道路。全篇文章仅数个 人意见,不足或遗漏之处望补正。
从 6,7 年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为一些大学毕业生顶礼膜拜, 咨询公司就这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了。 在很多同学向往咨询公司的同时, 不知道大家是否问过这样样一 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咨询?薪水?商学院?能力的成长和锻炼? 就我看来,这都不是完整的答案。说薪水,中金的起薪(加上 bonus)能翻咨询起薪一倍。几个在香港工作的投行,其薪水再算少 上远少于的税收, 更是远在咨询之上。 再讲几年之后, 不算投行, 我所认识的很多做销售、市场之后创业的同仁,其收入根本不逊于同 届在咨询工作的人事。6,7 年后很多在宝洁、乃至四大工作的经理人 收入也能和咨询的经理人在同一个层面上. 说起商学院, 很多从顶尖商学院毕业的朋友都给我同一个忠告, 想去最好的商学院, 未必要去咨询. (他们中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 国 外顶尖的商学院招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 Diversity. 每年从全世界咨 询行业中招收的学生只有这么一定的比例,其他的位臵都会留给在 Industry, Finance & Banking, 甚至*机关工作的人事. 所以想去最好的 商学院读 MBA 的话, 任何领域, 任何职位都是有可能的. 你的背景 越独特,就越有利。 说到能力的锻炼和成长, 咨询的确是很锻炼人的地方, 但是仅限 于 Professional Service 这个领域. 在咨询工作几年,并不意味着你的能 力强到可以出去胜任任何其他职位. 每个行业的 Mastery 都是不一样 的. 所谓隔行如隔山. 所以很你的兴趣如果不在 Professional Service 的话, 那比咨询更能带给你价值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在我看来, 选择咨询作为第一份职业的原因是如下几点的综合
1. 咨询是最重视人的行业之一 咨询公司唯一的 Assets, 能够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就是人. 他们没 有生产线, 厂房,机器和有形的产品. 所以人在咨询公司所受到重视 程度相对其他一些行业要大很多.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希望进了一家 公司, 每天能够感受到很多 Care 的人, 那咨询很适合你. 2. 作为第一份职业咨询非常有挑战性. 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工作, 咨询作为起始职业, 其挑战性是首屈一 指的.(个人认为不亚于投行). 不单单是指工作量. 很多人说起咨询投 行可能会被其每周 60~100 小时的工作量所吓倒. 但是即使你每周扑 那么多时间在工作上, 也并不意味着你能很好的完成这份工作. 情 商、智商和努力的三重结合才能让你在这个领域里成为佼佼者。如果 对你来说,不断挑战自己就是生活的快乐所在,那咨询是一个很好的 选择。 3. 在咨询业,于你打交道的都是最优秀的人 所谓咨询,就是为企业、*等客户解决问题的行业。这些问题从 大的战略一直延伸到细节的 IT 构架。特别在一些顶尖的战略咨询公 司(如 Mck, BCG, BAIN) ,进入的门槛是很高的,在其中工作的人事 优秀程度自不必说,打交道的客户也是有着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的 CEO 和上层经理。所以每天所见,所学都是各个行业最精辟,最充 满智慧的言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对 Professional Service 这个 职业领域有这极大兴趣,并将他作为长远的职业目标。这一点的重要 性胜过以上所有的总和。 我一直信奉的一条原则就是人只有做自己喜 欢的事情才能做得好。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在 Professional Service 这 个行业中会做得很愉快,而且有志一直做下去,那就义无反顾得加入
咨询吧。但是如果你的目标是自立门户,或者成为大企业的 CEO,那 咨询虽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 Industry 的经验更为重要。你不在 一个领域工作,积累很多年,想创业,想做 CEO 都是天方夜谭。以 我在 McKinsey 面试时,面试官给我的一句忠告作为总结: 如果你长远的目标就是 Professional Service 那咨询是你的不二选 择,你不需要任何的 Industry 经验。如果你的长远目标是做行业的 CEO 或者是自立门户创业(开独立咨询公司除外)那在 Industry 里面 的工作经历是非常必要的。咨询绝对未必是你的首选。 我相信很多同学一定会有和我同样的疑问, 我怎么知道自己最适 合咨询这个行业?我该怎样确定自己的长期职业目标?我想最好的 方式就是和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的业内人士尽可能多地接触, 听听多 家之言,必有答案。
记得自己在大二的时候曾听闻一句话,记忆犹新:能够拿到麦肯 锡的面试已经是无上的荣耀了, 跟别说拿到 offer。 自此就把咨询公司, 特别是麦肯锡放在心里至高无上的地位。 2 年之后的现在,想想自己在麦肯锡的面试经历,再看这句话, 说的也对也不对。首先,拿到咨询公司的面试(如果准备充分的话) , 并不是难事。能否得到 offer,则取决于你是否具备成为和各咨询顾问 的条件(即咨询这个行业是否适合你)以及你是否符合公司文化。 原来的师兄师姐如此仰望麦肯锡,也是因为 3,4 年前咨询在大 陆还只是起步阶段,每年所招的毕业生,特别是本科生人数是少之又 少。所以很多同样具备优秀才干的人事因为人数限制而被拒之门外。
但近两年,随着中国咨询业的蓬勃发展,每年所发 offer 数量与 年俱增,想拿到咨询的面试或者 offer,已经不想从前那样如天方夜谭 了。所以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对其如星星般仰望,应该坐下来理性得分 析:我适合吗? 在我看来任何选择咨询的人都会不可避免的询问自己以下这 7 个问题。 Question 1: Do I Love Solving Problems ? 解决问题!这就是咨询的本质。在生活中你遇到解决不了问题是 一避了之,请专家代劳;还是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津津有味 得想方设法将问题从大化小,各各击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并乐 于此道不能自拔?如果你倾向于找专家代劳,那你跟适合做企业的 CEO 而不是咨询顾问。咨询顾问的天职就是迎向各行各业最棘手的 问题,并不断学习,视其为生活的乐趣。这就是所有咨询公司都要求 的两点:Problem Solving Skill & Intellectual Curiosity。 Question 2: Do I Think in Logic? 逻辑思维,这就是传说中的 Case Interview 所要考察的一个重要 方面。 咨询这份职业需要咨询员无论思考任何问题都能以严密的逻辑 层层推进。遇到宽泛的问题,你喜欢直接跳向结果和可能的答案,还 是耐心寻找合适的 approach, 并将问题 break down 到几个小块, 分清 主次,一个一个得解决,知道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个习惯,从生活中 的一点一滴中都能培养。 Question 3: Am I Keen to Numbers? 这个就不用说了吧?每天面对数据的海洋,咨询行业比较_百bob体育综合你还能津津乐道,为 “数”而狂吗? Question 4: Can I Work Better Under Pressure? 压力是咨询的家常便饭。 在极大压力下你还能保证你思维的创造
力和灵活性吗? 你能在一两天内从一个行业的门外汉成为略有精通 的”业内人士吗”? Question 5: Do I Love CommunicateWith People? 咨询打交道最多的除了数据就是人了。客户,同事,业内专家。 如果交流对你不是一种享受,那咨询业对你无疑就是噩梦。 Question 6: Do I Have the Maturity? 你能够自信满满得在大公司的 CEO 和上层管理人员面前侃侃而 谈, 做讲演, 汇报你的方案吗?成熟无疑是让你变得 pro 的重要条件。 Question 7: Is Helping Client the Best Way for Me to Achieve My Value? 这点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不同。 有些人喜欢资产的累积,有些人喜欢实业的建立。而这些都不是咨询 的 Vision. 咨询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方式,就是帮助客户实现他们 的价值。如果这不符合你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那咨询就不应该是你 的选择。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都给予了肯定的答案,而且确定无疑的话,那 咨询无疑就是你的选择了。
如果你确定了咨询是你的职业方向,个人也适合咨询,那下一步 就是好好准备了。不同背景的人事,应该有不同的准备方案。如果你 是大二、大三的学弟学妹,那对你们来讲下文是最有用的。如果你是 大四的同学,已经错过了 2004 年大多数已招聘的咨询公司,但是咨 询又是你的梦想,那也不用着急。我所认识的咨询顾问很多很多都是 有着其他行业的工作经验,在 1~5 年后加入顶尖咨询公司的。只要 你精通某一行业,又具备咨询公司对人才的要求,那咨询之门是永远
向你敞开的。 除了个性,思维方式,智商(对交大的同学来讲,这绝对不是问 题)这些“软性”条件以外,哪些硬性条件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准备的 呢? 1. 成绩 对于这一点,众说纷纭。我的个人观点:咨询公司衡量成绩的方 式和美国的研究生院很相似。成绩占整个 evaluation 的一定比例,比 例因公司而异, (只要不是 2.**一般不会一票否决的) CV Screening 在 的时候会综合考虑。所以成绩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如果你将时间都 花在了课外活动和实习上,成绩不是最顶尖的话,也不必着急。在其 他几个方面证明你的能力,一样能拿到面试!(不过 2.**估计还是不 行的)。而即使你的 GPA 是 4.0, 其他几个方面得分不高的话,也很难 拿到面试机会。另外,论 GPA 的绝对值,复旦普遍好于交大,交大 管院略好于理工科,这个也是比较普遍的显现象。 所以奖学金对你来说是弥补 GPA 绝对值不高的重要亮点。经验 告诉我,讲学金真的很重要,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以如果 你现在大二或者大三,那千万不要松懈了学习。应该把 GPA 的重要 性列在第一、第二位。如果大一大二的成绩太不理想,即使大三全线 也很难挽回的话,那我的建议就是重视接下来的每一门考试, 然后去参加一些能证明你学习能力的国外考试。 推荐 ( GRE,GMAT,TOEFL)因为他们不但证明你的英文能力,更重要的是 你如果在 GRE 这样的考试中取得高分的话,就证明了你有足够的衡 心和学习能力。但这一点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所以只是在 GPA 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去考,不能依赖。 2.Leadership
这一点是从你的经历中体现出来的。 很多学生觉得学生会的经历 是必须的(甚至有人说宝洁这样的公司只要学生会的) 。我非常的不 认同。我所认识的很多咨询公司的同事并没有学生会的经历。社团, 国际组织,公益组织等等都可以反映你的能力。重要的是你在各类组 织中的职位。如果你是 Leader 的话,那这一点就会给你带来优势, 无论你是学生会主席,社团社长还是部门部长,领导团队的能力都能 够被体现。更重要的一点,参加学生活动不要功利。如果你只是冲着 这份头衔去参加,那面试描述你所组织的活动的时候说个 2,3 分钟 就没话讲是很正常的。很多同学缺的就是 Passion。无论你在社团中 还是学生会里,无论你带领的是一个 300 人还是 5 个人的团队,只要 你全身心得投入,不断改进自己,想法设法将这个团队建设得更加强 大,那你一定会磨练出咨询公司所看重的 Communication Skill 的。 3. 实习 实习的重要性和奖学金一样,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如果你想去咨 询的话,那最好的实习无疑就是咨询公司了。现在 Mck, BCG, Bain, Roland Berger 等等公司都有招聘兼职的制度,所以密切注意学校的 BBS (Parttime 版,Bernard 我帮你作广告了! !)是很重要的。当然, 其他地方的实习一样可以帮到你累计经验。 推荐的是去相对在全球名 气较响的公司(如 P&G, GE)等,他们更容易让你对 Professionalism 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力上能够得到更大的锻炼,而且简历也更容易跳 出来。所以竞争的前线早已延伸到了寻找实习的时刻。大家应该早做 准备,密切关注高校 BBS 和亲朋好友的讯息,不要错过任何机会。 4. 英语能力 这一点在很多的面经(特别是 Pre-talk)中被夸大了。其实去年 Leadership 和
Mck 和 AT Kearney 都有用中文的面试, 今年 BCG 也史无前例的有了 用中文的面试官。所以咨询公司招聘的不是同声传译,而更看重逻辑 的严密(特别是 Mck 和 BCG) 。英文的确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你 的发音要像 Native Speaker 这样。关键还是在于流畅度和准确的措辞, 说简单了就是要让别人听了能懂你的意思而且不觉得听着很累。 多看 原版的经管类书籍,多看原版电影(有办公场景的) ,学习他们交流 的方式(不要学 Eminem 就好)会让你获益非浅。但这也是需要时间 的积累,最重要的是要敢于说,同时听别人对你的反馈。害羞的人是 很难很难提高英语的!(当然将自己的话录下来, ! 再研究自己表达的 缺点也是的方法) 。 5. 经管类知识(针对非经管类同学) 很多人说, 咨询公司对于非经管类的同学面试的标准和管院的同 学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不必知道多少经管知识。对我而言,这个是非 常片面的想法。我的确知道有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对经管不甚了解, 但凭借着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学习能力, 还是顺利拿到了顶尖 咨询公司的 offer。但我可以非常负责的说,这是个案中的个案。大多 数面试官对于非经管类同学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 如果你不会用他们 的语言去描述问题,用他们的方式去思考问题,那拿到 offer 几乎是 天方夜谭。所以补齐所欠缺的一些基本经管知识是很必要的。 推荐书刊: (重要性按先后顺序而定) 1. Strategic Management (McGraw Hill 有很多版本) 2. Financial Times, NYT, FEER 等报刊的网站 3. Competitive Advantage (Michael Porter) 4. Marketing (同样有很多版本,推荐科特勒) 5. Micro & Macro Economics(当然是曼昆的最好)
6. Principle of Corporate Finance 很重要:以上书目一定要阅读原版(影印版)的,读中文版对你 帮助微乎其微。面试前至少留出 1 个月至半年来消化这些书。能读完 最好,如果没时间,至少 Strategic Management 是一定要看的。 BTW,阅读这些书不能让你产生兴趣,而是恶梦的话,那说明 咨询公司并不适合你。 在以上 5 件都能做到拔尖的学生在我看来是不多的。 所以如果你 做到了,那恭喜你。没能完全准备充分,也不要紧。尽你所能在简历 中突出你自己的特点(本文不打算讨论简历问题) ,只要不是每一项 都没优势,还是很有大概率拿到面试的。接下来,就是案例面试的准 备了。
本文在序中就已经提到, 事实上能够完美得分析一个案例是获得 顶尖咨询公司工作得即非必要,也非充分条件。原因如下: 1. 从我得师兄师姐,一直到我自己,无数得案例都说明了,即 使在面试有限得时间内你不能对于案例给出完美的分析和解答, 同样 能够获得面试官得赏识和 offer 2. 即使你给出了教科书式的分析和最终 Solution,还是又很多因 素会让你和 offer 失之交臂 不可避免的问题:面试官是如何评判该不该让你进入下一轮的 呢?说到底,咨询公司所招聘的员工最终是要去见客户的。你能否在 客户面前展现公司的风貌,同时能否胜任繁杂、高压的幕后分析工作 是公司所希望考察的最主要的两点。仅仅完美的分析一个案例,只能 证明你或许有能力胜任分析工作,但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 handle 好 客户,就可以和同事们愉快相处。
以及其他面试官所找寻的亮点,同样能够拿到 offer. 诚然, 即使给出完美的案例分析不是必须地, 但逻辑地切入问题, 思考问题,给出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你地能力,是每个合格地 interviewee 所必须做到地。特别是对于非经管类地学生,该如何准备 从未涉及过的 Case Interview 呢?请参看 Part V: Ace Your Case!!
在我看来,完成一个成功的 Case Interview 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一个严谨, 合适的 Structure Framework) ( 来将问题 Break Down 2. 在大框架下很快的 Define Key Points 3. 在分析 Key Points 的时候敏感地,有效地从面试官那里获得 关键信息 4. 在最后给出切实可行,能自圆其说地 solution. 整个分析地过程, 对话大家可以去 BCG, McKinsey 和 AT Kearney 的网站上看看 Sample Case,看看模范的面试者是怎么有效地做好以上 这 4 点的。 关于 Structure, 推荐 AT Kearney 网站上的 Interview Tips, 在这个 PDF 里,对于很多经典的案例类型,都有比较严谨的分析框架。但我 同样想指出:虽然大多数面试问题都跳不出 Market Sizing, Business Operation 和 Business Strategy 这三个类型,但在顶尖咨询公司的面试 中, 套用这些众所周知的 Framework 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因为不同 的问题,Key Points 肯定不同,问题的组成方面也不同。所以熟悉各 种框架只是第一步,在真正的面试中,比较好的方法是设身处地地考 虑问题(自行车店地生意下降了,如果你是老板,你会考虑那几个方 面地问题?) ,不要死板地将问题归类,然后套用现成地 Framework, 而是应该先思考,然后给出 Tailor-made Structure 才是解决之道。
关于 Define Key Points, 事实上如果你地框架是经过思考而搭 的,那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对你来说将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难的是当你 从问题的一个方面跳到另一个方面的时候, 需要让面试官觉得你问题 的转换是有逻辑性的(比如我分析完了 Customer 为什么会转向 Channel?) 。这一点,很难用文字表达。大家在 Practice 的时候可以试 着自己将一个大问题(比如 Revenue Down)划分成几个相互关联, 有逻辑联系的小问题 (消费者口味变了?如果变了那么 A, 如果没变, 那么 B)层层深入到问题的核心。事实上这就是咨询的一个有效工作 方法,先做 Hypothesis,然后再核实信息。 关于有效获得信息。这里有一个经验之谈:永远不要问面试官宽 泛的问题(如:我们客户的渠道是不是除了什么问题?)因为这绝对 不是面试官希望听到的 Smart Question,老道的面试官听你问出这样 的 Open Question,更是会随时把问题反给你“What Do You Think?” 。 因此就我看来获得有效信息的最好方法是先问自己, 有哪些可能性? 他们的 Priority 又是怎样的?把可能的情况按照他们的 Priority 说出 来(也就是做 Hypothesis) ,然后再问面试官哪一个 Hypothesis 是正 确的。 (例如“我认为渠道可能出了如下问题: A,B,C,A 的可能性 最大,因为。。 。。AmI right?” )面试官是非常乐意听到这样的问题的, 即使你没有点中要害,他也会很友好的提示和纠正。 关于给出 Solution, BCG 的 Interviewer 给过我一个忠告: Gather all what you have andturn to your INTUITION! 其实这就是考验你的 Business sense 的时候。我在麦肯西一面的时候,到时间用完的还是 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但是面试官说没有时间了,要我立刻给 Solution,我只能回顾了一下现有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直觉,给出了可 行,最后还是顺利通过了一面。所以,个人觉得,最终的答案相对你
分析问题的过程并不重要,即使没有足够多的信息,你也可以凭借的 你的直觉和 business sense 给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只要自信,合理, 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也许咨询生活就是这样的, “让我欢喜让我忧” !虽然辛苦,可是 付出之后能够享受到一种满满的成就感,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欣慰 与莫名的感动”也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出来吧!人生几何,为何不趁 着年轻来体验一把吧?怎么样?你现在是不是蠢蠢欲动了?可是怎 么才能知道你是否符合咨询行业的要求呢? 下面首先让我们看看两位曾经求职于咨询业的过来人的经验: Robin(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近年来,管理咨询风头 : 正旺。每场招聘会都声势隆重,捧场的人每次都挤破门。问过的牛外 企只有 BCG 比较坦白:02 年整个北京招 1-2 名,甚至还含水份。 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信息,管理咨询是否可以冷一点呢? 具体算一些招人空间会发现小的让人吃惊, 拿知名的几家如麦肯 锡、BCG、Bain、罗兰贝格、Accenture 等五大咨询来说,02 年麦肯
锡在北大招了一个,结果反被那个大牛拒了。听说清华有两个 5 月份 才去 Accenture 的。我们光华都没有人进这些牛公司,要知道我们是 两届学生一起毕业啊。关于知名的本土咨询,如新华信、汉普、纵横 等。纵横为免近亲繁殖我们一般不去,其他的稍有名气的公司,要足 够优秀、足够准备,才有可能分得一杯羹,也绝对不是容易的事。因 此,可以接受的本土咨询招人空间还是非常小。那么不知名的本土咨 询呢?应该说还是比较好进的。然而,这些公司又很难让人满意。 下面比较一下咨询和金融的就业空间。牛外企,一样的难进,但 金融的空间要大很多。有名的咨询公司就那几个。金融不仅单个公司 招人多,牛公司也多:投行类、银行类、甚至可以算上会计类。这部 分招人规模也至少高一个数量级。 然而最致命的是中间部分招人空间 的差距。国内知名的本土咨询企业数来数去就那几家,且其性质决定 招人规模不大。然而金融类,有 n 多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甚至民 营的投资类公司也都不错,单个公司的招人数也比咨询公司要多。这 部分规模甚至高两个数量级。从收益上来看,直接的收入和劳动强度 相差不大; 从发展前景上看, 一条是走金融路线, 一条是走管理路线, 自己权衡,管理类风险显然要大。 比较了咨询和金融的招人需求, 也该谈谈人才供给。 这两个行业, 无论对于高端还是中端,管理类学生都有点优势。不过,管理咨询的 门槛比金融类要低,任何一个专业,只要你是最优秀的,都可以尝试 管理咨询。金融要高一些,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对金融感兴趣。需求与 供给如此,其竞争程度和结果可以想象了。 总之,我想说,管理咨询――爱你不容易。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 和准备,会有可观的回报。也许正是这些人才真正是咨询业所需要的 吧。 ”
Clark( 新 近 就 职于 某 国 际咨 询 公司 ) “ 不是 每 个人 都 适 合 : Consulting 的。一个刚从悉尼 transfer 来的同事说,我们公司在全球 都有着相差无几的 Staff。A bunch of sharp smart, but everyone is a little weird. 我想说的是,有的时候,并不是你有什么地方不对,而是,你 没有找到一个 CultureFit 的公司。 (对所有公司, 甚至是四大) 特别是 Consulting industry,Team 实在是很重要,彼此间的 Trust 常常是和 Time 在赛跑, 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浪费了他自己的时间, 就是整个 Team 浪费了时间。 记得那一次,我在整理材料的时候,我的一个 Case Manager 对 我说,如果你不是这样一个 Down to Earth 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要 你。我觉得很奇怪,有很多人想进 Consulting,却从来不从自己身上 考虑问题:Am I strategic thinking? Am I down to earth? Am I systematic enough to fit the career? 却光想着几年之后可去外国读 MBA,几年之 后可以赚几万美金。我认识的那些成功的年轻人, 都是超人聪明而有 超人扎实的。成功永远不可能信手拈来,也不可能一步登天。 ” 你现在大概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 咨询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究竟是 什麽样的呢? 我们再来看看咨询业的资深专家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受访人:Jason,咨询业十八年从业经验 做咨询基本上有两种职业选择:要么做专才咨询,要么做通才咨 询。专才咨询,顾名思义,就是运用专门的知识来分析现实机构中的 现实问题。这种咨询能为许多机构带来明显的价值,所以是一项了不 起的工作。毫无疑问,今天咨询业最热门 的领域是信息技术咨询, 正是这些技术增强了许多行业的生产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的信 息技术咨询公司还将进一步 成长的原因。通才咨询又称管理咨询,
主要为企业能够如何更快、更好、更低成本且更高效率地经营提供咨 询服务。在美 国,现在有30万人专职从事咨询工作,每年创造超 过300亿美元的收入。大约超过一半的咨询人员来自美国,另有四 分之一来自欧洲。目前咨询业发展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 咨询公司 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创造新思想的。app- bob手机app度文库咨询公 司生产的并非有形产品,它不能吃、不能穿。它的产品是一个主义、 一条建议、一种思 维方式。所以,咨询公司说到底就是一个纯粹的 人力资源库。 这意味着他们最重要的资产是通过精确思考和认真研究 产生的有 用思想。因此,咨询公司喜欢商学院那些最优秀、天资最 佳的学生。在咨询业能否做好,智力因素显而易见是十分重要的。一 名优秀的咨询人员必定是一名具有的优秀思想者, 必须喜欢创造 新思想,必须喜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然,学历出 身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成功。 正因如此, MBA学位本身不是必备的。 许多公司也聘用有其他学历背景的人。 文凭只是文凭,许多大学本 科生也能进入咨询领域。 第二,为客户服务的。由于现在咨询 公司的薪水很高,许多人是为了挣钱而进入咨询公司,不是为了咨询 工作进入这 个领域。不管怎么说,咨询毕竟是一个服务行业,作为 一名顾问, 你必须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你将总是为帮助别人而工作。 你服务客户的能力将决定你事业的成功以及你所在公司的前途。 一位 资历颇深的前麦肯锡咨询人员这样写道: “只有个人获得 了成就感, 这项职业才会变得真正有趣。那些展现出优秀才能的人,在他们职业 生涯的早期就获得了一定的个人控制权。他们 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拥 有多种选择的机会,他们通常很快就成为部门经理,并为他们的小组 确定工作进程。通过工作中展现的协 调和领导才能,他们赢得了客 户、上司及组员的尊敬。一些不太友善的客户在听富有成就的咨询顾
问谈话时渐渐变得虚心认真, 原因是那些咨询人员做出了非凡的成 绩。那些表现卓越的人往往对自己十分满意,而且更能把咨询方面的 经验当做一条通往成 功的道路。对他们来说,金钱回报只是把咨询 作为第一选择的次要原因, 而真正的原因在于追求职业生涯的最高成 就。 第三,对人的。一位咨询员曾经告诉我,他生活中一些关 ” 系最好的朋友正是他的客户。这并不说明他不珍惜妻子和家 庭,而 是因为通过多次合作加上自己的工作成绩, 他和许多客户建立了终身 持久的合作关系。有了这种关系,他感到,即 使在工作中多花一些 时间,遭遇某些挫折,也是值得的。一般而言,喜欢与人交谈的人更 容易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人员, 因为爱社交的人会与他们的组员和 客户相处得很好。这就是说你必须是一个外向型的人,你必须喜欢、 理解你的客户,必 须让人乐于和你交往,不管你是靠魅力、幽默、 善于倾听,还是靠努力工作做到这一点。 你现在应该大概明白了, 咨询公司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聪明、讨人喜欢、乐于助人的人 是咨询公司想要的。当然,不同公司聘人的过程可能差别很大。许多 公司在寻找真正具有 独特能力的人。其他的条件包括需要了解一些 具体的商业问题,能容忍超长时间的加班,掌握娴熟的信息技术,具 备较佳 的个人形象,具有迅速处理大量资料的能力以及较强的逻辑 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愿意经常出差。 事实上, 咨询业有一套特定的素质集合——咨询素质集合(Consulting Skill Set)——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应 具备的基本素质。试着回答下面的问 题,我们一起来测试你的素质集合里是否包含适合咨询行业的特点 呢? ⑴你是否喜欢团队合作? A.T. Kearney 的 人 喜 欢 说 一 句 话 : Consultants work alone “
together” 。这句话并不说他们单独工作,相反,咨询顾问们总是进行 团队工作。他们不只会经常与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进行“头脑风暴” ,bob官方体育综合app下载- bob手机app下载 他们还经常与客户公司的员工一起工作, 甚至与客户公司雇用的其他 咨询公司的人一起工作。 他们还经常开会, 采访各种可能的信息来源。 如果你是比较喜欢独自在安静的环境中工作的人, 那你是无法从咨询 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记住,在咨询行业中存在着一句至理名言: Trying to do it all yourself doesn’t always make you look like a hero! Leadership 和 Teamwork 是否有冲突? “听霸”们会发现,很多(准确地说是大多数)咨询公司在宣讲 会上都会强调他们 looking for 的人需要有 strong leadership & good teamwork——特别是我们上面提到的 good teamwork。于是很多人都 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有很强的领导力是不是意味着 aggresive?那和团 队协作能力是否有矛盾? 我们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很多咨询内部的人, 经过他们的耐心 解释,我们终于明白了咨询公司所要求的 Leadership 和 Teamwork 之 间的关系了,这二者一点都不矛盾: “在咨询公司,我们的工作方式 是项目式,需要和团队里的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所以团队协作能力是 必 须 的 ; 每个 人都 需 要 一 定的 领导 才 能 , 这里 指的 领 导 才 能与 agrresive 并不等同,而是指我们要懂得如何管理各种资源:管理我们 的合作伙伴,管理我们的上级,管理我们的客户等等。在我们咨询中 流传的一句话:Work alone together 指的就是需要同时兼备领导力与 团队协作能力。 ” 这样的解释是否让你搞明白了呢? ⑵你是否能在压力下从事多项工作? 咨询顾问的项目工作非常繁重, 而且他们还有可能会同时参与多
个项目,这就需要你能够承受压力,还要求你具有不错的组织协调能 力?另外, 工作之外你的个人生活是否能保持有序?这些都是你需要 问一问自己的问题。 ⑶你是否喜欢与人交谈? 你觉得整个午餐或晚餐都进行谈话是否有意思?如果你认为自 己性格内向,觉得整天与人交谈会使你筋疲力尽的话,很可能你会觉 得咨询很无聊。相反,如果你很喜欢开会,与专家交流,表达你的观 点,说服别人与你合作并且很热衷于做即兴的演讲,那么你就具备咨 询素质集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求了。 ⑷你是否喜欢学校? 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上课和完成研究作业?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 因为, 是否有学术上好奇心与是否喜欢咨询行业之间是有很大的相关 度的。 ⑸你是否对数字敏感? 咨询公司并不期望你是一个数学教授, 但是你必须接受数字和需 要经常使用的程序,如 Exel, Access 和 PowerPoint。如果你讨厌数学, 那你将会讨厌咨询。与此相关的,你同样必须喜欢并且擅长分析及创 造性的思维: 咨询行业中有一个术语, 跳出盒子的思考 (Out of the box thinking) ,指的是用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贸附近出租车司机说,凌晨 2 点钟下班的是做广告媒体的,4 点钟是四大的,不下班的是咨询的…… ⑹你是否愿意每周工作 70—80 个小时? 咨询顾问的职责是满足客户的预期,所以如果你必须一周工作 80 个小时才能达到客户要求的话,那你也只能认命了。你可以试试 每天从上午 9 点工作到晚上 12 点,从周一到周五,坚持一个月后,
你就能理解 80 小时/周的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也能判断出自 己是否能够胜任咨询行业的工作了。 ⑺你是否愿意经常出差? 千万不要轻率地作出肯定回答——事实上频繁旅行经常成为很 多 人 退 出 咨询 行业 的 原 因 。下 面我 们 将 就 旅行 是否 会 成 为 一个 Problem 进行专门的讨论: 旅行是问题吗?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到的那样, 进入咨询行业中后将面临大量的 “旅行” 。喜欢旅游的你此时是不是心中暗喜: “旅行呀?我喜欢” , “一周四天旅行?没问题! 先停止幻想在夏威夷的沙滩上晒太阳吧! ” 还是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再给出你最后的答案吧! ※你是否讨厌外出准备行李?外出时你是否总是带的行李不够 或者过多? ※你讨厌坐飞机吗?讨厌开车吗? ※你介意长时间住在旅馆里吗?当你想到要去遥远的城市并每 周在那里过三到四个晚上,连续十周,你感觉舒服吗? ※如果你结婚了,你介意每周有三个晚上要离开你的老公(or 老婆)和孩子(如果你有的话)吗?他们介意吗? ※如果你因为客户要求你多留一天而不得不取消某个重要的约 会时,你的他/她能否理解? 如果上述问题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话, 那么你就要慎重考虑一下是 否选择咨询行业了。当然如果你非常喜爱咨询这个行业,也可以找到 一个折衷的方法,就是寻找那些承诺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的咨询公 司,或者留意一下内部的咨询机构吧。 最后提醒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旅行在咨询业确实非常常见。当然
并不是所有咨询顾问都要旅行, 并且不是所有客户都会要求你总在他 那里,这取决于该公司的旅行模式、行业、你的位臵、以及最重要的 ——你的项目。 总的来说,对咨询业抱有积极看法并能坚持做下去而不放弃的 人,多是那些在繁重工作压力下仍能不断进步的人;他们能同时处理 多项工作,并能成功应付不确定的情形;在经受压力和疲劳时他们仍 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并能集中精力工作;另外,他们也是具有创新精神 的人。 当然, 我们一直牢牢记住本章的目的是帮助你确定咨询行业是否 合适你,或者说你与咨询是否 match,所以关于进入咨询行业后需要 面对的更多的情况及所需要掌握的技巧在本章中不做赘述, 而是将此 重任交给本书的第三部分“咨询生涯”——你可以在那里找到更多咨 询生涯的信息。 咨询看什么? From BCG 咨询公司在挑选简历时看重的素质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出众的 实习背景,交流学生的国际经验,丰富的社会活动(体现良好的人际 沟通能力) ,简历的格式和文风(很多人的简历十分粗糙,其实内容 十分吸引人, 但却没有能够在 5 秒钟内吸引各公司 HR 的排版技术和 形式) ,良好的英语技巧(有些公司看重 TOEFL,GRE,四六级成绩) 。 除此之外,Boston 有一些自己的标准。如外语要非常好,因为我们的 manager 很多都是 foreigner,我们平时用英文沟通,报告也都是用英 文撰写。Boston 喜欢成绩好的人,所以同等条件下,成绩越好、奖学 金越多、英语越好的人,Boston 越喜欢。总的来说,Boston 特别喜欢 聪明的人。 From Booz Allen Hamilton
作为局外人,我们的身价很高。如果只做公司职员自己能解决的 事情,或未经仔细考虑就机械地对一些管理理念表示赞同,我们就没 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拥有了坚定的理念之后我们才能阐明自己的看 法。咨询顾问要清楚自己在讲什么。我们必须运用经验有效而迅速地 解决客户问题。工作原则和纲要应能提供一套有效的评估标准,它适 用于每个新情况并能迅速对其作出反映。此外,我们已确定了前进和 进行实践的最好方法。 From Bain 实际上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在校园招聘中看重的是刚从校园毕 业的头脑灵活、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因而针对他们 而设臵的起步职位并不偏重所学专业,而更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 这其中包括英语水平、反应速度、基本的商业常识储备、敏锐的商业 感知、出色的沟通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困难面前的沉着冷静等。 在对众多申请者进行简单而又严格的筛选后, 有幸进入后续环节的应 聘者将会接受咨询行业传统面试项目 case interview, 即模拟真实商业 情境的案例面试。在 30 至 45 分钟一对一的讨论中,一个应聘者是否 与咨询行业的素质要求以及公司的文化氛围相互匹配, 面试官绝对已 经了然于胸了。 在上面提到的这些素质要求中, 有少数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 而快速掌握的,比如应对案例面试的思路以及方法体系,这些甚至在 咨询公司的网站上都为大家提供详尽的指导; 而大多数素质不可能在 短时间速成,它们几乎都是融入性格的成分,这有也恰恰是为什么公 司的网站上没有这些方面的简要指导。因为公司要寻找的,正是那些 在根本素质上“match”的年轻人。 From A.T. Kearney 咨询行业具有如下的特点: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项目制工
作方式、需要不断与客户沟通等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咨询行业的从业 人员首先不仅要愿意接受挑战,而且要喜欢挑战,否则很难长时间坚 持下来;此外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 、沟 通能力、领导力与团队协作能力。